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山西省人员集中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时间:2024-06-28 13:41: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6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西省人员集中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员集中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46号)

(2000年12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五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山西省消防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员集中公共场所,是指公众使用的下列场所:
(一)公共娱乐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室内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等室内健身场所;其他公共娱乐场所。
(二)商业、饮食、休闲、旅游服务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桑拿等高级洗浴场所、封闭或半封闭式综合市场等。
(三)文化、体育、卫生场所。包括:体育场(馆)、车站候车厅、机场的候机厅、学校、图书馆、医院、证券或期货交易场(所)等。
(四)其他人员集中公共场所。
第三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第一消防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全面负责。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房产所有权人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时,双方必须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四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建立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防火责任人和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五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和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专兼职消防保卫人员和从事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开展灭火演练。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
会组织人员疏散。
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管理人员及具有火灾危险的重点岗位人员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六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消防责任人的职责:
(一)管理消防安全机构,贯彻执行消防法规;
(二)组织制定各项消防规章制度,部署、检查消防工作;
(三)组织防火安全检查,整改火灾隐患;
(四)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五)组织领导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工作;
(六)组织管理和维修消防设施、器材;
(七)组织制定灭火预案和紧急疏散方案;
(八)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和指挥安全疏散;
(九)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十)其他有关消防职责。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改变内部结构和装修的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防火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防火设计是指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防烟排烟、消防给水、建筑装修材料、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装修图纸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原审核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电气设施,实行先检测后验收和年度检测制度。
第九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已经核准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必须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
第十条 本规定第二条(一)、(二)项规定的人员集中公共场所使用、开业前应填写《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经公安消防机构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和经营。
第十一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进行具有火灾危险的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确需进行以上作业的,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第十三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在营业区及室内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
第十四条 禁止在文物古建筑、博物馆等重要建筑物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禁止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公共娱乐场所。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与其他建筑物相毗连或者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
第十五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用电制度,用电量不得超过额定负荷,不得拉接临时线路。营业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第十六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按照有关电力技术规范的规定,由具有电工资格的人员定期对电器设备、开关、线路和照明灯具等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第十七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带入人员集中公共场所,严禁在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内存放、使用和销售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销售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综合市场,应在独立的防火分区内经营,并严格控制库存量。
第十八条 商场、集贸市场应根据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将商品分区、分组布置,区与区、组与组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十九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必须确保安全出口、疏散走道、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占用疏散走道和消防通道。营业时,疏散标志、指示灯和应急灯应保证完整好用。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第二十条 宾馆、饭店的客房及公共场所的包间内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应急疏散指示图。
第二十一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必须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各级防火责任人应每月定期上岗检查;重大节日组织全面检查;防火人员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进行巡视检查。
第二十二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建立消防安全检查档案,详细登记查出的火灾隐患,并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应当建立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和夜间巡逻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消防水泵、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箱和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任意改装或挪作他用。
物品的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施的取用。
第二十五条 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火栓和灭火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确保完整好用。严禁随意关闭系统。
第二十六条 消防控制室应设专人昼夜值班,随时观察、记录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处理报警信号。
第二十七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中的人员,发现火情后,应及时向当地消防机构报告,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或参加火灾扑救。
火灾扑灭后,应积极保护火灾现场,并配合公安消防机构调查和处理火灾事故。
第二十八条 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经营和使用单位应对消防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消防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消防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1年1月9日

天津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暂行管理办法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津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暂行管理办法
  津质技监局认[2005] 22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实验室资源是国家的重要基础技术资源,掌握实验室资源的分布状况是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构建实验室体系、推动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的基础。因此,我局建立了天津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为了规范对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明确工作权限,保证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包含:依法设置、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实验室及其他类型的社会实验室的资源信息。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

  第三条建立天津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我市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现实验室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的社会共享,为天津市政府制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方针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第四条凡具备为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和条件的实验室及从事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都属于实验室的范畴,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市局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领导小组是天津市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市局认评处牵头,是具体的办事机构,具体职责如下:

  ㈠负责组织草拟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规划,组织,并负责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㈡负责提出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方案,草拟相应的管理办法;

  ㈢负责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的监督管理;

  ㈣负责调查数据的综合及上报国家认监委;

  ㈤负责动员和人员的培训;

  ㈥负责设置特殊用户、分管理员用户并规定其使用权限;

  ㈦负责用户更改实验室数据的备案管理;

  ㈧保证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市局质监处、计量处、认评处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是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㈠负责落实局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的部署,分别负责依法设置、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计量检定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实验室及其他类型的社会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㈡负责对实验室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录入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及时、真实、可靠;

  ㈢负责本部门管辖实验室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日常维护、实施数据库的动态管理;

  ㈣负责对数据更新的情况向认评处进行备案;

  ㈤负责管理、设置实验室用户;

  ㈥负责本部门管辖实验室数据库的安全和有效运行的监管;

  ㈦在各自的工作职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认评处反馈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各实验室是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具体职责如下:

  ㈠贯彻落实实验室资源管理工作的安排,具有数据传输的设施,保证实验室数据的正常传输;

  ㈡真实、准确、及时的做好数据填报;

  ㈢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权限登陆、操作实验室信息网络系统;

  ㈣及时向我局反馈数据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局信息研究所是提供技术支撑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㈠负责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㈡负责系统的网络、主机及相关设备运行的日常维护,保证该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和数据传输网络的畅通,每月至少对数据库内容进行一次备份;

  ㈢负责实时跟踪国家系统的任何变化,便于今后扩充和升级;

  ㈣为该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㈤负责系统保密程序的设置,保证该系统安全有效;

  ㈥负责所内对实验室数据库的保密管理工作,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不得查看实验室数据库。

  第三章用户设置与管理

  第九条 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其使用权限。用户共分三级:第一级为特殊用户、总管理员用户;第二级为分管理员用户;第三级为实验室用户。

  第十条特殊用户有权查看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部信息,可以进行全部信息查询及信息统计。

  第十一条总管理员用户有权限登陆用户管理系统,经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可设置分管理员用户并规定其权限范围。总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部信息,可以进行全部信息查询及信息统计,有权对实验室填报的数据进行修改。

  第十二条分管理员用户有权登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设置实验室用户并规定其权限范围。分管理员用户为市局质监处、计量处、认评处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查看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中管辖实验室的全部信息,可以进行管辖范围实验室的信息查询及信息统计。经处长、分管局长批准后,有权对数据进行修改。

  第十三条实验室用户:根据分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进行数据的填报,一旦数据上报并经过审核不允许更改数据,只能查看本实验室的数据,经批准,在分管理员用户的指导下修改本实验室的信息。

  第十四条实验室用户名为T02-××××,其编写规则为:T02表示天津市,后四位中的前二位为实验室获得的资质代号,T02-00××代表获得计量认证的实验室、T02-10××获得审查认可/验收的质检机构、T02-20××获得计量授权实验室,后四位中的后二位为实验室的顺序号。

  第四章 系统运行与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网络运行与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做好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使用实验室数据库有用户身份验证的要求,无论用户需要查看、录入、修改或删除数据均需要具备有效的用户名,需履行审批程序。

  第十七条市局质监处、计量处、认评处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管辖实验室的数据变化随时进行跟踪,并将变化情况及时向市局认评处进行通报。

  第十八条各级部门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如果提供须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提供。

  第十九条市局认评处要加强对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的管理,对用户身份权限的管理,禁止未登录用户的无权访问和防止未授权用户的越权访问。

  第二十条下列实验室信息不得公开:

  ㈠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

  ㈡属于商业秘密;

  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不向社会公开的事项。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办法由认评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管理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五年四月二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主富农对其成份提出申诉应如何处理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主富农对其成份提出申诉应如何处理的复函

1962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7月13日〔62〕法办邵字第110号报告已收阅。关于地主、富农对其成份提出申诉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因不属于司法业务范围,人民法院不应直接处理这类问题;请你们报请省委决定,由省人民委员会办理为宜。
此复